控制曝气池污泥膨胀的措施

曝气池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工艺中常见的一种病态现象。它发生在活性污泥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导致活性污泥质量变轻膨大,沉降性能恶化,不能在二沉池内正常进行泥水分离,污泥随出水流失。污泥膨胀会导致出水SS超标,若未采取控制措施,污泥持续流失会使得曝气池的微生物锐减,不能满足氧化分解污染物质的需要,最终导致出水BOD5超标。

污泥膨胀主要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大类。丝状菌膨胀是由于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的,非丝状菌膨胀则是由于菌胶团的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粘性物质大量产生导致的。

控制曝气池污泥膨胀的措施包括投加混凝剂、投加氧化剂、工艺调节、及时监测和处理、污泥消化以及预防措施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投加混凝剂:用于改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混凝剂有石灰、铁或亚铁和铝盐等。近年来,合成多聚物(如聚丙烯酰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絮凝剂,絮凝效果也很好。部分合成多聚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改进,但成本增加。此外,微生物衍生的絮凝剂(如电解质多糖)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投加氧化剂:通过向活性污泥中投加一些氧化剂(如氯、过氧化氢和臭氧等)来杀死丝状细菌,从而控制活性污泥膨胀。氧化剂的投加可以控制绝大多数的丝状菌膨胀,但在投加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投加时间,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度影响。

工艺调节:控制活性污泥中丝状菌过度生长的最基本方法是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如加大曝气量、调整pH值、投加酸或碱、补充营养物质等。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污泥龄、提高生物降解速率等方式,增加菌胶团细菌的数量,抑制丝状菌的过度繁殖。

及时监测和处理:定期监测活性污泥的SVI值,当SVI值超过150时,预示着污泥即将或已经处于膨胀状态。此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调整运行条件、投加混凝剂或氧化剂等,以防止污泥继续膨胀并导致出水指标超标。

污泥消化:通过提高曝气池中的有机物浓度,促进污泥中生物质的生成,从而减轻污泥膨胀的风险。此外,还可以通过污泥消化减少污泥产生量,降低曝气池的固体负荷。

预防措施:在设计和管理曝气池时,应注意优化工艺参数,如保持适当的溶解氧水平、控制污泥龄、避免营养物质的缺乏等,以预防污泥膨胀的发生。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措施,以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相关产品
相关阅读

Baidu
map